当前位置:首页 >> 养殖技术 >> 正文

引起龟病的主要原因

2014-04-08 10:00:26 来源: 网络 作者:
    大自然的龟具有很强的抗病能力,很少生病,但在人工繁养过程中,由于水源、空气被污染,可导致龟生病,甚至造成龟死亡。
 
    一、 在人工饲养过程中引起龟病的主要原因: 
    1、 池水质恶化
饲养池水质的好坏,与龟的健康有着密切关系,如果在饲养池中投入过量的饵料,或龟的排泄物在池中存积量过多,腐败后水质发臭,可强起各种有害病菌及有害藻类的大量繁殖,病菌大量孳生,从而导致龟传染病的发生。
    2、 放养密度过大或大小混养
在高密度放养的情况下,由于缺少正常的活动范围,造成互相争夺饵料而咬死,或使弱龟找不到饵料而更加衰弱。如果同一池内放养大小不一的龟,造成弱肉弱食,使小龟易受疾病传染。
    3、 受污染的水源
人工饲养龟的水源一定要达到人蓄可饮用的标准水,如果换进已受工业污染或其他化学物质污染的水,会导致龟的生病甚至死亡。
    4、 气温过高或过低
龟大部分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气候的地区。冬季气温在10℃时进入冬眠。如果低于5℃以下,要采取保温措施,使气温保持在冬眠的温度,否则会被冻死。在盛夏或初秋季节如果没有采取必要的降温措施,水温过高(45℃以上),会导致龟的食欲减退体质消瘦,抵抗力下降甚至死亡。
    5、 伤残龟入池
引进外来龟饲养时,必须严格挑选无伤残、健康的龟饲养。如果放养有疾病或伤残的龟,池中容易感染病菌,引发整池龟的死亡。
    6、 人为带菌入池
病菌是诱发龟疾病的罪魁祸首。人们在社会活动中,手、脚、鞋等地方都是带菌的主要地方。养殖池内严禁外来人员随便进入,工作人员也要换鞋,所用物品也要经常消毒,以断绝病原菌被带入池内。
 
    二、 龟病的预防
针对上述龟病的发病原因,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,以减少龟的疾病。
     1、 除做好常规的饲养管理工作外,平时应配合一些消毒药物(如漂白粉、高锰酸钾等),定期进行清洗消毒。
     2、 不喂腐败变质、有毒性或被污染的饲料。
     3、 勤换水,保持良好的水质,池底及四周壁的卫生。
     4、 冬季做好防寒保温措施。
     5、 严禁工作人员以外的人进入池内,以免将病菌带入场内。
 
     三、 龟的常见疾病及治疗
     龟的疾病主要有:肺炎、肠炎、水霉病、皮腐病、龟颈溃疡病等。
      1、 肺炎:咳嗽、气管有痨音,有时张口呼吸或咳出乳白色粘稠痰液。治料:青霉素液注射。用量为人体剂量的十分之一,三天为一疗程,连续注射2——3疗程。
      2、 肠炎:精神呆滞、不爱活动,头、颈显得无力而下垂,不思食,有时排出黄白色粘稠粪。治疗:每次用土霉素一片、六神丸三粒、干酵母一片,一日服两次,连续服三日。
      3、 水霉病:多发生在幼龟,成龟很少发生。
      4、 腐皮病:颌部、四肢、裙边、尾部等皮肤腐败、糜烂坏死,形成溃疡,严重时爪脱落,骨格外露,(此病应区别于平时因交配时造成的皮外伤,这种颈部外伤不需特殊处理,能自然愈合)。治疗:用10ppm磺胺类药或抗生素溶液浸泡。②发病初期用2%——3%漂白粉药溶,隔日一次,一个月可治愈。
      5、 龟颈溃疡病:脖颈肿大,溃烂有棉絮状的丛生物,食欲下降或不食不动,几天后死亡。治疗:①用5%食盐水浸洗病龟一小时,一日两次。②用万分之五的孔雀石绿浸洗病龟,每日一次。③用土霉素、金霉素等抗生素药膏涂于患处。
      6、 肺炎眼炎综合症:表现肺炎症状,呼吸困难,呼吸时头向上仰、张大嘴眼球充血、水肿、下陷,病龟行动缓慢、呆滞。治疗:用金霉素、土霉素等抗生素膏喂食。
      7、 肠胃溃疡病:如果外层表皮碎裂,并脱落,表现已患此病。治疗:用人治溃病的药片一粒,磨碎拌饲料喂食,直至治愈。
      8、 软体病:其症状是全身发软无力,食欲不振,精神萎靡,这是缺乏阳光照射和营养不良造成的。龟喜阴凉,但应时常进行末经过滤的紫外线的照射,经常投喂营养丰富的食物。

广西农牧网 版权所有@ 2013—2017  咨询热线:15278003356 客服QQ:2352207172  邮箱:2352207172@qq.com
备案号:桂ICP备14001141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