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> 养殖技术 >> 正文

喂龟吃食蚊鱼的注意了,浅谈饲料鱼的寄生虫问题

2015-05-04 17:42:56 来源: 龟友之家 作者:

    饲料的选取一直是养龟爱好者最关心的问题之一。无论是哪种饲料的拥趸,似乎都不否认鲜活鱼虾是最合适的。因为天然食物更能满足龟成长所需要的各种营养,而龟对天然食物的胃口明显也要大于人工饲料。


    在水龟的各种天然食物中,各种淡水微型鱼类(又称米诺鱼,英文Minnow)是最常见的。一方面比淡水河虾价格便宜许多,另一方面比起蜗牛,蚯蚓之类可以大量收集,喂食也方便(一口一个),所以成为天然饲料中的首选。


    米诺鱼指淡水中生存的一些小型鱼类,主要类群有:胖头鱥属,鲍氏吻鱥,切唇鱼属,圆吻鱥属,鱥属,鳅形吻鱥,叶唇鱼属,小口鮈属,银颌鱼属,突颌鱼属,美洲拟鱥属等。这些属的鱼类许多原产于美洲,由于物种入侵的缘故,在我国各大江河水系中现也有广泛分布。本土的小型鱼类,如青鳉,反倒难觅其踪。


    一些常见的米诺鱼有:


    1. 金体美鳊鱼 (Pimephales Notatus)


    2. 食蚊鱼 (Gambusia Affins)


    3. 黑头软口鲦 (Pimephales promelas)


    4. 小口鮈 (Opsopoeodus emiliae)


    5. 美洲银颌鱼 (Notropis buccatus)


    其中,在池塘和景观河里最常见的,还是食蚊鱼(又称柳条鱼,大肚鱼)。原产美国东南部、墨西哥及古巴。体长形,略侧扁,体色为金中带绿色,腹部明显鼓胀,雄鱼有长长的生殖孔,而雌鱼臀鳍为扇形,长15.5至37.5毫米。齿细小,吻尖,眼大,无侧线,属于卵胎生鱼类。背鳍软条7至9枚;臀鳍软条9至10枚。常见于植物生长的池塘与湖,溪流的滞水区与静止的水潭或半咸水水域。属杂食性,以浮游动物、小的昆虫与碎屑为食,因对消灭疟蚊及其他蚊子的幼虫有一定作用,耐污染,适应力强,繁殖能力高,而被引进到世界各地作灭蚊用途。食蚊鱼与各地原生鱼类进行竞争,破坏生态平衡而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入世界百大入侵种。


    我国河湖遍布、水系发达的地区往往也是人口密集区域,如长江中下游,珠江三角洲等,这些地区的天然水体或人工水体往往受到比较严重的污染。除了有害物质偏多,水体富营养化之外,水中有害微生物,寄生虫的含量也不少。食蚊鱼对污染环境的耐受性较高,意味着它本身也是藏污纳垢之所,是多种寄生虫和病原菌的中间宿主。其中,最常见的寄生虫,就是线虫。

 

    查阅了一番,找到了这种寄生虫的资料。它叫做胃瘤线虫,属于无尾感受器亚纲(Aphasmidia)嘴刺目(Enoplida)膨结科(Dioctophymidae)胃瘤线虫属(Eustrongylides)。在短颌鲚、鳡、鲶、黄颡鱼、鳜、乌鱼的鳔及腹腔中发现此属的幼虫;虫体粗而大,盘曲在包囊中。活体淡红色或血红色。体表有细密的环纹。头部具有2圈乳突,每圈6个。口呈裂缝状,有短的咽及长的肌质食道。神经环在食道前端。肛门开中于虫体末端的正中央。体长4.8~5.9cm。


    该属下有两个常见的种--ignotus和tubifex,单从外表无法区分。通俗的英文名称为big red worm(大红虫),或者叫做roundworms。


   胃瘤线虫的生命史分为四个阶段:第一阶段,以卵的形式存在于鸟类的粪便中,而且是某些特定水鸟的粪便;第二阶段,粪便在水中被水蚓吃掉,卵在水蚓体内孵化为幼虫;第三阶段,水蚓被鱼类吃掉,一般是食蚊鱼,在鱼的腹腔中长大;第四阶段,感染的鱼类被水鸟吃掉,胃瘤线虫进入水鸟体内,变为成虫,并产卵繁殖,完成生命中最后一个阶段。


    其中,胃瘤线虫最常见的中间宿主,就是分布非常广泛的食蚊鱼。食蚊鱼作为胃瘤线虫的易感物种,有文献可以佐证。2002(佛罗里达州胃瘤线虫流行病研究:分布,密度与中间宿主的天然感染)。


    可以看到食蚊鱼在天然水体中的分布量遥遥领先于其他小型鱼类(难怪是危险的入侵物种),其感染胃瘤线虫的比例也很高,达到0.59%(296/50373,由于生物富集作用,感染率高于它的都是更高一级的捕食者,如新月鱼,太阳鱼,鲈鱼等)。实际上观察到的比例要远远高于此值(大概有十分之一二),可能是因为上海的河湖水质较差。


    胃瘤线虫感染食蚊鱼后,并不会致死,因为食蚊鱼只是它的中间宿主。如果因为它的生命活动导致食蚊鱼死亡,它就无法进入水鸟体内,完成自己的生命周期了。所以,即使食蚊鱼腹中有一条硕大无比的寄生虫,它依然可能活蹦乱跳。比较有意思的是,胃瘤线虫的存在,可能会导致食蚊鱼产生一些异常的生理表现,比如反应呆滞,活动不便等,使宿主更容易被高一级捕食者捕获(如太阳鱼,鹳等),利于自己进入下一级宿主体内。有文献可以佐证:Altered predation susceptibility of mosquitofish infected with Eustrongylides ignotus, Journal of Wildlife Diseases, 2001(食蚊鱼感染胃瘤线虫产生的易被捕食性)。


    胃瘤线虫的最终宿主--水鸟,在捕食了感染胃瘤线虫的鱼类后,就成为了胃瘤线虫生命途中的最后一站。大部分水鸟的成体,并不会因为感染胃瘤线虫而产生异常症状,但是胃瘤线虫病对幼鸟则可能是致命的(其实这和小孩容易感染蛔虫,而成人不会,道理是一样的)。胃瘤线虫很少感染哺乳动物,主要是因为没有机会。人在摄食了感染胃瘤线虫的鱼类后,同样会被感染,但不一定会表现出病症。


    当然大家最关心的,是胃瘤线虫会不会感染自己的爱龟。我发现这方面的研究极少,只找到了一份1947年的野外考察报告:Observations on some helminths parasitic in Ohio turtles, American Midland Naturalist, 1947(俄亥俄州龟类的一些寄生虫观察报告)。


    在角鳖、小鳄龟、锦龟、星点龟、布兰丁龟、半箱龟、箱龟等几种观测龟中,只有小鳄龟体内观测到了胃瘤线虫(11只中有2只),其余龟体内并没有观测到该类寄生虫。所以水龟可能并不是该类线虫的易感群体。但有研究表明,胃瘤线虫感染棋斑水游蛇(Dice Snake)后,会在皮下的结缔组织,和胃肠及肝脏的浆膜中,形成颗粒状的病变组织。


    不过该文也指出,病变的蛇在被杀死前,除了病变部位外观异常外,行为举止、营养状况并无异常。龟如果感染了该寄生虫,可能更难于观察到。胃瘤线虫对于爬行动物的非致死性,也可能是该病未引起关注的原因,但潜在的风险依然不可忽视。


    无论是从市场上买来的饲料鱼,还是自己从地笼里捕到的小鱼,食蚊鱼应当占了很大一部分比例。既然该寄生虫对爬行动物的致死率不高,那么完全不用食蚊鱼饲喂,就有些因噎废食了。但在喂龟吃食蚊鱼前,稍作处理,也是必不可少的。

 

    首先,胃瘤线虫无论成虫还是幼体,都寄生在食蚊鱼的腹腔中,如果喂食前能够把食蚊鱼的内脏全部去除,相信感染的风险会降低不少。


    其次,采用冷冻法来杀死鱼体内的寄生虫。冷冻的时间和温度可以因地制宜,将鱼类在低于等于-20℃的环境下冷冻7天,或者在低于等于-35℃的环境下冷冻15小时。而欧盟的标准要宽松一些,将鱼类在-20℃下冷冻超过24小时。


    再次,用化学药物杀死寄生虫。因为黄鳝也是此类寄生虫的中间宿主,胃瘤线虫对渔业养殖产生了不小危害,所以国人在这方面也有一些研究。根据《四种常用渔药对胃瘤线虫幼虫的杀灭试验》一文的研究结果,晶体敌百虫、甲苯咪唑、盐酸左旋眯唑、肠虫清对胃瘤线虫都有一定杀灭作用,但毒性最低的肠虫清杀灭效果最差,而对于家养宠物,并不适用另外三种毒性较高的药物,所以该方法更适用于鱼塘养殖中。

 

    总结一下全文:


    1.  食蚊鱼虽然便宜易得,但并不是安全卫生的饲料鱼,如果有条件的话,尽量不要喂食蚊鱼,改喂其他种类鱼虾。


    2.  胃瘤线虫具有潜在的感染龟类的风险,应当引起注意。


    3.  如果要喂龟吃食蚊鱼,应当做好处理工作。喂之前先冷冻若干天,尽量不要饲喂活鱼。喂时最好去除内脏。


广西农牧网 版权所有@ 2013—2017  咨询热线:15278003356 客服QQ:2352207172  邮箱:2352207172@qq.com
备案号:桂ICP备14001141号